新闻中心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一般指冠状动脉闭塞超过3个月的病变,手术成功率低,操作时间长,技术要求和花费较高,易发生血管夹层、穿孔等介入并发症,闭塞时间越长,成功率越低,是目前冠脉介入治疗中最大的难点和挑战之一,占整个血管成形术的10%-20%。对于CTO病变的PCI治疗注定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是对术者体力、耐力极限的挑战,被喻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 我院近期成功利用微导管技术完成一例血管闭塞长达5年的CTO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患者杨××,男,61岁,因发作性胸痛5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胸痛长达5年,曾多处就医,心绞痛仍反复发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6年2月26日于我院行冠脉造影,发现三支病变,其中左回旋支为CTO,完全闭塞,左前降支严重狭窄,右冠细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心内科介入团队积极查阅资料,反复讨论,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字后,决定为患者实施PCI治疗,先开通左回旋支,再处理左前降支。
带着患者家属的信任,心内科介入团队于2016年3月5日再次为患者实施手术。通过微导管支撑技术,终于开通了闭塞长达5年的CTO病变,完成了PCI手术,整个手术耗时90分钟,术中患者无不适发作,术后6小时下床活动,恢复良好。孟立军主任总结手术成功经验为八个字:准备充分,团队合作。
微导管技术使我们以后处理CTO病变多了一把利器,将会大大提供我们的手术成功率。该项新技术的开展为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多种冠脉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开展,使我院的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心内科十分重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特别是介入技术。通过外出进修培训,使我们的技术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技术攻关,能更好的为心脏病患者服务,受到患者及同行的一致好评。(心内科 张林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