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门诊无缝隙服务

门诊以无缝隙服务和透明服务为载体,优化门诊服务流程 。落实“以人为本”和树立“超越病人期望”的服务理念,实现让病人“好看病、看好病”的服务目的,体现“人文医学”,让患者 “满意在门诊”。相继出台了《关于优化门急诊流程的规定》、《门急诊就诊高峰应急预案》、《关于缩短患者就医检查等候时间的规定》等,改善就诊环境,优化就医服务流程。
针对门诊病人就诊时间集中、病种多、科室多、环节多等特点,实行把人文关怀贯穿整个流程的无缝隙服务:从挂号开始到就诊结束整个服务流程,为病人提供无缝隙服务,各个服务环节和窗口单位认真执行限时服务(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小于10分钟;常规检查项目半小时取结果;各医技科室设立检查结果查询电话,以方便病人查询),在病人就诊高峰,增加服务窗口或调整工作时间,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开展急诊全程导医服务,施行免挂号、“先诊疗后付费”, 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药剂科、收款处、挂号室等,实行一站式服务。各科按照无缝隙服务的要求落实具体的实施措施,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了用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性化服务。
为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也为方便广大患者就医,在总结各大优秀医院工作经验和借鉴学习国际、国内技术服务行业先进服务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改进诊疗服务,在门诊施行透明服务。在候诊大厅和各个诊疗楼层的显著位置,通过大屏幕和各式橱窗图板,公开医院资质、执业范围、就诊路径;专家技术特长和出诊时间(病人选医生);最新医疗服务信息;公开药品价格,检查项目价位。
认真落实各岗位“服务规范”,使用文明用语,采取各种措施,简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改善就医环境,落实各项服务措施,积极主动为病人服务。要求与病人多一些沟通、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些体谅、同情、关心。在病人就医的高峰期做好人员调配,保证病人能够及时就医。
积极推进“三双行动”,门诊病历及处方质量得以明显提高(门诊病历合格率95.3%,门诊处方合格率98.9%),大型设备阳性率达到了87%,门诊病人抗菌素使用率17.73%(<20%), 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促进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确保了门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达到了病人安全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