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7月13日,滨州市中心医院内增添了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是来自惠民县第一中学的高中学生,放假的第一天,副校长吴新华、团委书记孙士强,年级主任肖新国、刘宝贵带领31名志愿者化身医务社工,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
在岗前培训会上,副院长王玉香对学校组织学生们积极投身医务社工志愿服务表示感谢,并指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并希望通过这种不一样的志愿体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医务社工的行列,更希望同学们以后可以选择医学专业,造福病人。惠民县第一中学副校长吴新华代表学校对中心医院为学生提供这次社会实践表示了感谢,并嘱托同学们珍惜这次机会,好好学习,热情服务,认真体验,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病人。为确保医务社工能够胜任服务工作,护理部李洪娥主任对志愿者进行了岗前培训。团委副书记商玉霞安排各组具体服务事项后,7点40分,青年医务社工步入自己的工作岗位。
门诊大厅,当好患者的就医助手
走进门诊楼,一眼便可以见到一群身披授带的年轻人为前来就医的患者导医咨询,预检分诊,打印报告。 “大娘,您要挂号吗?我先帮您填好表格吧。”“您是要到彩超室吗?我为您带路吧”患者有疑问时,志愿者前来解答;患者排队时,志愿者帮助疏导;患者不理解时,志愿者耐心解释;患者行动不便时,志愿者上前搀扶。
从大厅到病房,贴心服务伴你行
病房里也同样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与住院患者及其家人聊天谈心、表演节目,帮忙看护、陪伴病人、为病人读书读报等,向他们表达关怀和鼓励,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家人的压力。他们怀着快乐与感恩的心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辞辛苦,微笑服务,为炎热夏天里的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一丝春意。
从学校到医院,在服务患者中收获快乐
医务社工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有很大收获。惠民县第一中学李文皓同学表示,感谢医院与学校提供的这次社工服务和志愿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开拓了眼界,使自己切实体会到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深刻含义,最幸福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找到了快乐。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医务社工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积极、主动、热情的服务受到了医务人员的肯定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滨州市中心医院自成立“健康使者”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来,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成功注册志愿者1079人,在门诊导医、送医下乡、科普宣讲等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上,同时医院也积极的面向全社会招募医务社工,除了院内在职及离退休职工积极报名参与外,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也加入了进来。为了不断摸索拓展志愿者服务工作,从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大学生、高中生医务社工志愿者进病房服务项目。为确保学生能够胜任服务工作,在医务社工服务队成立之初,医院从基本医疗常识、环境熟悉、谈心技巧、不同人群差异化服务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专门培训。这支年轻、有朝气的医务社工服务团队共有59人,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贴心的服务。医务社工在为病人提供帮助的同时还要收集病患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为患者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服务。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在提升志愿者服务意识、学会关爱他人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也将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积极投身医疗志愿服务,传递行业正能量。(商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