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我院组织《做有温度的医者——医学人文与医患沟通》培训,此次培训我们邀请了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锋,部分临床医护人员及行政后勤科室负责人约200余人参加了讲座。
白剑锋老师由“暖男”的时尚名词引申出“暖医”的概念,他认为,一位有温度的医生应该具备7种品格: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规律、懂得倾听、尊重患者、善解人意、敢于冒险、有一颗柔软的心和一双温暖的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病人站在医生面前,医生只看见了病,没看见人。”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和可能的艺术。可见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包治百病,医生的最高能力也很难改变生老病死,生命体的最后一课必定是衰老与死亡。“医生只是让人在生老病死之间活得好一点,仅此而已!”看似消极的一句话,却无不彰显本质。“治愈不是医学的唯一目的,让人活得更好才是医学的更高境界”。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更是一门社会科学。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独立的某种生物疾病,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社会属性、需要帮助的人。虽然他们不幸患了“癌症”、“结核”“艾滋病”等生物性疾病,成了我们的患者,但是社会对他们的鄙视、医生对他们的冷漠,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不同的人,文化程度、社会阅历、经济能力、性格特点、心理素质等不同,就决定了他们承受“心病”打击的程度不同。因此,我们医生面对患者的不仅仅是他的疾病本身,更是他的“心病”。这时,他们需要得更多的是安慰。
白剑峰老师提醒说,在形形色色的不确定性的煎熬中,医生应该转变自己的态度,不把呈现确定性作为职业的唯一价值,转而以友善与共情去安抚惶惑的病人和躁动的家属。治病愈心,看疾病本身也关心疾病之外的人,也许离“暖医”又更近一些!
白剑峰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大家都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可谓是饱尝了一席精神大餐,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医生是智商和情商的完美结合”,春风十里,不如暖医,每个患者都希望遇到一位暖医,也希望每一位医生都能成为一名暖医。(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