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芳, 1990年生于惠民县一个普通乡镇医学世家的男孩子,2008年毕业于北镇中学,在家人的耳儒墨染下,大学选择了中医性质的高护专业。眼前的他高高瘦瘦的个子,长相帅气,说起话来腼腆的像个姑娘,但工作起来却像上足马力的发条。
自述:大学里,护理专业男生非常稀少,我们班男女比例为1:58,我们系男女比例为60:2000。实习期间,能够独立顶班,下班之余,会与很多病号及其家属聊天、谈心,在聊天过程中看到了他们对生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或者生病时那种无助可怜的眼神,有时仅仅需要的是一个拥抱。那时,因为服务态度好、操作技术好,被很多病号点名护理,也激发了我的职业责任感。
2011年大学毕业,入了党,没有选择立即去医院。那时的我满怀远大抱负,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不能只是简单的知道了本岗位的职责,而是了解社会大多数职业的类别、性质及其技巧。于是,我先后在北京的医疗模具有限公司、北京一家国际旅游公司担任工程研发、济南一家外企打拼,在个人综合能力上也得到了最大提升。之后毅然辞职回家来到沪滨眼科医院,在手术室担任巡回护士,在这,见证了医学的崇高,当病人揭下纱布的那一霎那,内心涌动出那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喜悦,仿佛灵魂从肉体中剥离,那种自由,轻松,瞬间成就了永恒。
2013年9月,我以操作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我们医院ICU,由于以前的工作经验,加上同事比较热情,做事比较得心应手。在ICU印象深刻的故事太多了,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夜班,来了一个GCS评分3分,重度颅脑损伤的14岁学生,当时大家在血泊里奋力抢救着,非常不幸,这个孩子在6天后我的夜班中,他走了,那天是他的14岁生日,我真的难以凝视他父母那种悲痛欲绝的眼神,显得是那么的无助;
几天后的一个白班,一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去世,当时他的妻儿围在他的床边,当时是他们结婚10周年纪念日,我的心也和他们一样,很痛,说不出的痛;
年后,又是一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当时患者答应了给他儿子过生日的,但是在他儿子生日的前3天,他没有挺住……,那天,我抢救的特别卖力,只是想满足一个父亲弥留的愿望,可是一切都太迟太迟了,他儿子额头一下下重重的磕在在地板上,我却感觉到是在敲打着我们的灵魂。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左右生命的宽度。
作为一名男护,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我早已习惯了周围那异样的眼神。
我要以巴桑邓珠为榜样,时时警戒自己,任何困难也挡不住我前进的步伐,我坚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是男护,我骄傲!
(刘成芳)